清晨的长江之畔,疏港道路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大观区皖河片区现代物流园建设正加速推进;午后的集贤时空文创园,游客在工业风展馆内驻足打卡,老水泥厂遗存焕发新生;傍晚的老旧小区里,居民在口袋公园散步聊天,改造后的家园满是烟火气——这一幕幕生动场景,勾勒出安庆市大观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图景。今年以来,大观区直面发展挑战,以产业突破拓展增长空间,以文旅创新激活文化资源,以民生改善夯实幸福根基,三大领域协同发力,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文旅旺、民生暖的时代画卷。
电商物流皖西南运营中心。
安庆市集贤时空将废弃水泥厂打造成城市文化新名片。余平/摄
安庆新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安庆市大观区城区一隅
产业筑基
破空间瓶颈强招商动能
重塑发展新格局
大观区锚定集贤关、海口、皖河三大片区,积极应对空间重整、产业重构,累计释放产业空间1.03万亩,形成净地3718亩,彻底告别“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困境。其中,集贤关片区依托紧邻安庆石化、市高新区的区位优势,打造环保涂料、智能制造、绿色建材专业园区,更建成全市唯一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京东、中通、顺丰等7家5A级物流企业入驻,年营业收入超20亿元,承担全市七成快递中转量;海口片区聚焦长三角绿色农业产业园建设,1.95平方公里园区内路网全面贯通,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完工,正以完善配套吸引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地;皖河片区则迎来历史性机遇——2024年2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其为大观经济开发区新址,总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材料与设备制造产业。目前,起步区2.89平方公里产业园、1.25平方公里现代物流园建设加速推进,疏港道路、物流园一期EPC项目稳步施工,皖河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初步设计,未来将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大观区坚持“顶格招商+项目为王”,深化“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机制,用活“县干领衔+专班推进”“菱湖茶话”等抓手,让优质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新普电气、桐轩储能等项目先后建成投产,带动全区2022-2023年连续跻身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区。今年1-7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个、总投资82.86亿元,1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为产业发展储备了充足后劲。
文旅焕彩
活工业遗存融多元业态
打造城市新地标
从1972年建成的白鳍豚水泥厂,到如今火爆出圈的集贤时空文创园,大观区以工业遗存“活化”为核心,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创新并重、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文旅发展之路,让老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文化新名片。
集贤时空文创园在改造中坚持“修旧如旧”,完整保留原水泥厂的水泥筒仓、高耸烟囱、桩基础等生产设施,将其转化为独特的文化符号——利用桩基础打造矿坑文化体验区,让游客感受工业建设的历史痕迹。这种“保留工业肌理、注入文化内涵”的改造模式,让冰冷的建筑成为承载记忆与创意的载体,实现了工业遗产从闲置到活用的转变。
园区深度植入多元业态,以非遗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为核心,打造猪圈咖啡、老兵时空餐厅、宜城供销、沐光里非遗体验等26个特色空间,既保留“工业风”的怀旧氛围,又增添现代消费场景。同时,融入“山水宜城有戏安庆”“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安庆文旅IP,通过故事情节设计、内容分享传播,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目前,该园区已入选省“大黄山”重大项目、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并获评皖美消费优秀场景,成为大观区乃至安庆市的文旅新地标。
为提升园区吸引力,大观区运用科技与创意打造沉浸式体验——通过AI技术制作“集贤时空奇遇夜”,让工矿遗存、根雕塑像“活化”成鲜活的故事与人物,累计吸引超10万人观看。此外,园区二期建设正加快推进,规划建设1.5公里空中艺术走廊、6万平方米60个主题文化院落、80间太空舱民宿及研学服务中心,未来将成为集文化体验、研学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区域性文旅目的地。
民生暖心
优城市功能办民生实事
筑牢幸福新根基
“以前小区路难走、没地方停车,改造后不仅环境好了,还多了口袋公园,住得越来越舒心。”家住大观区大湖社区的王阿姨的感慨,道出了该区民生工作的实效。大观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城市更新补短板,以“小切口”改革解民忧,以生态保护筑底色,让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
直面老城区基础设施短板,大观区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资金,累计投入超20亿元推进城市更新:全覆盖改造154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9.5万户,8870余户居民通过棚改告别老房子、住进新家园;建设停车场、充电桩、菜市场“建改转”等便民设施,让群众生活更便捷;实施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实现城区易涝点动态清零,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过程中,通过活化利用历史文脉,成功推动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并争取到中央预算资金2亿元,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大观区立足群众需求,实施名校办学集团化、教育“四个专项”,促进教育资源均衡;推进皖河农场城乡供水一体化,让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加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提升居民居住满意度。在乡村振兴领域,建立领导干部“蹲点领办”机制,推进永强番鸭、绿港现代农业等重点项目,破解乡村产业培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难题,连续三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中获全省“好”的等次。
产业筑基强底气,文旅焕彩添魅力,民生暖心聚民心。如今的大观区,正以敢闯敢试的魄力、真抓实干的作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未来,该区将继续聚焦产业、文旅、民生三大领域,持续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内生动力,努力书写更具活力、更有温度、更富品质的发展新篇章。
大皖新闻记者蒋六乔通讯员胡求(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大观区委宣传部提供)
好股配资网,安徽股票配资,高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