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恒通在线提示:《蒙(méng)求》是唐朝李翰(hàn)编著的以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儿童识字课本。全书都用四言韵文,每四个字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上下两句成为对偶,各讲一个掌故,总计2484字。
【原文】庞俭①凿井,阴方②祀灶。
【注释】①庞俭:历史人物,大约生活在东汉时期。
②阴方:即阴子方,是和中国传统节日祭灶有关的重要历史人物。
【译文】庞俭挖井,竟然得到了一笔意外之财,引出父子相认的奇遇;阴子方恭敬地祭祀灶神,得到了好报。
【典故】庞俭凿井:典故出自于《风俗通义》。
庞俭是东汉人,年少时,他因故和父亲失散,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幸运的是,有一次庞俭在挖井时,竟意外得到一笔钱财,于是他的生活很快富裕了起来。家境好转后,庞俭就到外面买了一名年老的仆人,本想着这名仆人可以帮助他照看家里面的事务,谁知道仔细辨认之下,对方竟然是他走失多年的老父亲,一家人由此欢喜相认。
阴方祀灶:典故出自于《后汉书·阴识传》。
阴子方是西汉时期人,为人非常孝顺,乐善好施,喜欢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境地的人们。即使是对于家中供奉的灶神,阴子方也经常恭敬地祭祀。
相传有一年腊月初八,阴子方一个人在做早饭,突然灶王爷在他面前显现出原形。阴子方看到后,又惊又喜,连忙宰杀了一只羊来款待灶王爷。
从此之后,在灶王爷的福佑下,阴子方的家业蒸蒸日上,成为非常富裕的一户人家。后来家业传到阴子方的孙子阴识手中,他竟和当时的光武帝刘秀攀上了关系,成为光武帝的外戚。
在皇帝的照顾下,阴家先后有四人被封侯爵,至于做到太守、刺史这样职位的家族成员,更是多达数十人。人们看到阴子方因为祭祀灶王爷的缘故,竟得到这么大的福报,于是也纷纷开始对灶王爷敬重起来。从此相沿成习,民间就将腊月初八这天当作祭祀灶神的重大节日。
【赏析】庞俭因为意外获得一笔财富,竟和父亲相逢,真是人间一幕喜剧。
阴子方祭祀灶神带来好运的传说,是中国民间敬拜灶神风俗的由来和传承,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
图片
【原文】韩寿①窃香,王濛市帽②。
【注释】①韩寿:字德真,西晋官员,容貌秀美。
②王濛市帽:王濛,东晋时期人。
市,采买,购买。
【译文】韩寿在恋人的帮助下,得到了未来岳丈的香料;王濛去集市上买帽,坦荡地接受了妇人的馈赠。
【典故】韩寿窃香:典故出自于《世说新语·惑溺》。
韩寿是西晋时期人。最开始,他在当时著名大臣贾充手下做事。贾充的女儿暗自喜欢上韩寿,两人就私下里谈起了恋爱。
有一次,晋武帝赐给贾充一批名贵的香料,贾充爱若珍宝,赶忙将这批香料收藏了起来。贾充的女儿得知消息后,就偷偷将父亲珍藏的香料偷出来送给了韩寿。韩寿使用后,身上常有一股奇特的香味,当然这香味也很快被贾充闻到了。心中起疑的贾充,亲自去查看存放香料的地方,发现果然丢失了不少,在顺藤摸瓜下,他也得知了女儿和韩寿之间的恋爱关系,大度的贾充就顺水推舟,高高兴兴地将女儿许配给了韩寿。
王濛市帽:典故出自于《晋书·王濛传》。
王濛,东晋时期人,长得非常精神,帅气精干。但美中不足的是,他的家境比较贫困,常常为生活发愁。
有一次,王濛的帽子破了,只好前往集市上购买。集市上售卖帽子的是一名年老的妇人,这名妇人看到帅气的王濛,没有收钱,将帽子送给了王濛。王濛也没有不好意思,很自然地接受了妇人赠送的帽子。当时的人们都认为王濛这种行为洒脱自然,是不拘小节的表现。
【赏析】韩寿和贾充的女儿有一段隐秘的爱情,当贾充得知消息后,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棒打鸳鸯,反而成全了这桩美事,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王濛家境贫困,接受卖帽子老妇人的馈赠,他表现得大大方方,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应有的气度,只要行得正走得端,就堂堂正正地走下去,不要太惧怕那些流言蜚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好股配资网,安徽股票配资,高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