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接手
我们老了。
现年74岁的Sai Yoke “Sue” Wong感叹道。
她和71岁的丈夫Kok Hem “Peter” Chee一起经营着位于Bendigo市中心的Toi Shan中餐厅。
Wong说:
我们早就想退休了,也一直在寻找接手的人,但一直没人愿意接手。
这家经营多年的餐厅将在7月30日永久歇业,
之后会由另一位业主重新开张,变身为一家印度餐厅。
Toi Shan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当时它的第一任主人名叫Allan Chan。
展开剩余86%Chan接手了一家名为On Loong的小饭馆,并将其改名为Toi Shan,以纪念他出生的中国南方城市台山。
而On Loong的历史可能更为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892年,
最初设在Bendigo唐人街的Bridge St,1942年迁至现址Mitchell St。
2003年,Chan家族将餐厅转让给了Sue Wong的家族。
Wong说:
我们已经在这儿干了20年了。
这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工时长,而且很难找到员工。
即使找到了,赚的钱也不够付工资,只能自己干到半夜。
有时生意一天好,两天又很冷清,年纪大了真的吃不消...
Wong和Chee夫妇是马来西亚华人,
他们在传统澳式中餐的基础上加入了泰国菜技法,以迎合现代食客的口味。
Wong说:
泰式辣鸡、绿咖喱都很受欢迎,
但澳洲人还是最爱柠檬鸡、咕咾肉和黑椒牛肉...
如今的澳洲人早已习惯更多样的饮食选择。
Jennifer Wong是《Chopsticks or Fork?》一书及同名电视节目的联合作者,
她说:
像Toi Shan这样的餐厅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它们讲述了一段独特的澳洲故事,属于那个时代和那个地方。
最适合讲Toi Shan故事的人,大概是六十多岁的人,
他们还记得第一次吃炸冰淇淋的滋味。
那是他们味觉和怀旧情感形成的年代,一个和现在截然不同的时代...
Toi Shan开业时,是Bendigo唯一除了酒吧外还能在晚上吃饭的地方。
Jennifer说:
现在很难想象,镇上只有一家餐厅的日子。
今天人们的选择太多了,大家的口味也变了。
除了最早从50年代开始流行的粤式澳式中餐,
大家现在还熟悉上海菜、四川菜、云南菜,什么都有...
不过,她也表示,餐厅关闭并不一定是件悲伤的事。
有时家族企业关闭,其实是个好消息。
父母辛苦打拼,是为了给孩子更多选择。
有的孩子愿意接手,但也有的并不想继续干。
这种选择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Wong和Chee的三个儿子都没有打算继承Toi Shan。
他们在马来西亚都有不错的工作,没有人想进厨房。
Jennifer表示:
一家餐厅的关闭,会让一个社区失去与多代人饮食记忆的历史连接。
Toi Shan的一部分历史曾被保存在一部1991年的ABC纪录片中,
这个节目由Bernice Daly制作,纪录了Gladys Chan的故事。
她从12岁起就在On Loong当服务员,后来Allan Chan买下餐厅,她依然每天工作七天。
两人后来结为夫妻,在Toi Shan抚养孩子长大。
Gladys在纪录片中回忆称:
Allan会在后院宰鸡,再在水槽里清洗。
没来得及宰的鸡,就临时放在一个大铁桶里,等第二天再处理。
她负责拔毛、准备食材和蒸点心。
我下不了手杀鸡,但我会处理鸡肉,准备点心。
我们觉得有责任不让客人久等...
Bendigo中华会会长Doug Lougoon打算在餐厅最后几天再来光顾一次,
但更重要的是他舍不得那道辣椒虾。他自己从小就在这里过生日。
他说:
Toi Shan是Bendigo最具标志性的中餐馆,
可能也是整个维州、甚至澳洲最老的一家中餐馆。
它的关闭是个不小的遗憾...
他还把这家餐厅的存在与19世纪50年代淘金热潮中来到Bendigo的5000名华人联系起来,
当时他们占当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Lougoon回忆称:
60年代和70年代,他的父母常带着锅碗瓢盆去餐厅打包食物,甚至可以带空瓶去装酱油。
他说:
Sue阿姨和Peter叔叔一直是我们的支柱。
我们周日晚上离开餐厅时,有位留着大胡子的客人在等外卖,
他也感慨那他以后去哪吃饭,这段历史真的要结束了...
他们能坚持到现在,我们真的很感激。
他们确实该好好退休了,但Toi Shan一定会被怀念...
来源:age
☞
发布于:北京市好股配资网,安徽股票配资,高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