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世纪恒通在线提示:《蒙(méng)求》是唐朝李翰(hàn)编著的以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儿童识字课本。全书都用四言韵文,每四个字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上下两句成为对偶,各讲一个掌故,总计2484字。
【原文】陈逵①豪爽,田方②简傲。
【注释】①陈逵:东晋时期著名文士。
②田方:即田子方,道家学者。
【译文】陈逵一腔热血,但报国无门;田子方清高自傲,从不依附权贵。
【典故】陈逵豪爽:典故出自于《世说新语·豪爽》。
陈逵是东晋时期著名文士,善于清谈辩论。有一次他和朋友们相聚,大家联合起来,一起向陈逵发动辩论攻势,希望能将陈逵驳倒。
但是突然之间,陈逵不再和大家争执,反而拿着一柄如意遮住了自己的脸面,然后望着远方叹息着说:“想当年东吴孙策的宏图大业还没有实现啊!”叹息过后,陈逵就再也不肯开口说话。
其实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不难分析出陈逵话语中的意思。原来东晋王朝政权南渡后,偏安南京,朝中权贵从没有收复旧日河山的豪情壮志。陈逵自己虽然一腔热血,但是现实却让他报国无门,不能向当年雄心万丈的孙策一样,东征西讨打下东吴的百年基业。
最后当大家明白了陈逵话语中的意思后,也都深有同感,低落的情绪让大家意兴阑珊,也就不再提辩论的事情了。
田方简傲:典故出自于《史记·魏世家》。
田子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也是当时著名文士。有一次田子方驾车外出,走到半路时,正好遇上魏文侯的太子。
太子素来知道田子方的大名,对他也非常尊重,于是就抢先下车向田子方行礼。可是坐在车上的田子方仿佛没有看见太子一样,神情傲慢地从他面前走了过去。
太子见了勃然大怒,于是就拦住田子方,询问说:“究竟是富贵的人可以傲慢无礼呢?还是那些贫贱的人可以傲慢无礼呢?”
田子方想也没想,就回答说:“当然是贫贱的人有资格傲慢无礼呀!如果是诸侯傲慢无礼的话,就得不到众人的拥护,自己的国土也会失去;朝中的大臣们傲慢无礼的话,就会失去众人的支持,那么自己的封地就会丢失。反观那些贫贱的人,他们傲慢无礼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得不到欣赏,大不了不辞而别,俸禄这些身外之物,可以像旧鞋子一样轻易丢弃。”
听了田子方的话语,太子重新向田子方行了大礼,但自始至终,田子方都没有下车向太子回礼。
【赏析】陈逵伤心是有原因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男子汉大丈夫,就应当在疆场上建功立业,无所事事的空谈又能够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呢?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有傲骨。”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有着坚贞不屈的品行,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图片
【原文】黄向访主①,陈寔(shí)②遗盗。
【注释】①黄向访主:黄向,字文章,东汉时期名士。
访主,寻访主人。
②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今河南许昌长葛)人。陈寔是东汉时期著名文士,虽然出身贫寒,但是为人刚直。
【译文】黄向拾金不昧,一直寻找丢失钱财的主人;陈寔宽宏大度,赠送给盗贼丰厚的财物。
【典故】黄向访主:典故出自于《蒙求》旧注。
黄向是东汉时期人,有一次他在路上捡到一袋子黄金,但是黄向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见财起意,而是一路寻访着丢失黄金的主人,最终找到了丢失黄金的那个人。
对方看到失而复得的黄金,感激万分,于是就提议分出一半给黄向,然而黄向不为所动,头也不回地走了。
陈寔遗盗:典故出自于《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
陈寔是东汉时期著名文士,为人刚直正义,在乡邻中很有名望。遇到乡亲们之间有难以解决的纷争时,他总是能够辨明是非,剖断曲直,最后双方都会满意地回去。于是当时的人们纷纷赞叹说:“宁愿被刑罚处罚,也不愿被陈君批评。”
相传有一次,陈寔在夜间读书,无意中发现房梁上藏着一名盗贼。但他并没有惊慌失措,反而镇定地对家中的子弟们说:“那些喜欢做坏事的人也许并非是天性如此,只不过是因为习惯导致的原因,所以这些人的本质并不坏,比如现在梁上的那位君子就是这种情形。”
藏在房梁上的盗贼,听到陈寔的话语后,知道自己早已被对方发现,于是就赶忙从梁上跳了下来,向陈寔磕头认罪。
陈寔并没有责怪这名盗贼,他在打量一番后,问道:“我看你的外貌,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的人,想来你是因为生活贫困才被逼走上这一条道路吧?”说完,他就让人给了这名盗贼两匹绢布和一斗米。
这名盗贼想不到陈寔如此宽容,于是再次叩头道谢后才告辞离去。受陈寔高尚风格的影响,当时他居住的县城,都不再有盗贼影子的出现。
【赏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黄向拾金不昧的行为显示了他高尚的人格操守,不为利益所动,不取不义之财,这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所为。
陈寔面对盗贼,看到他生活贫困,于是慷慨相助。他的品行,也感化了其他人,这大约就是德行的力量吧!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好股配资网,安徽股票配资,高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