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的陷阱:吃水果
最近看到一篇新聞報道,說日前湖北某地的一家公司進行招聘面試,30位應聘者沒有一位考生通過他們專門設置的水果考題。
據說情況是這樣的:考試時,應聘者共處一室,每個桌上都放著一小盤水果。考試前,主考官們故意遲到10分鐘,等待過程中,現場接待的工作人員告訴應聘者:“考官們有急事,可能晚點來,大家可以隨便吃點水果休息一下。”結果所有的應聘者都正襟危坐,沒有一個人敢動。而考官設計的標準答案是:學生拿起水果,主動分發給考官和其他應聘者吃,然后自己也自然地吃一些。“如有一個人做到,我們就會打100分,但在這個題目上全部學生都是零分。”考官說道。
雖然應試的學生不敢吃水果有點不盡如人意,可能會因此失分,但是考官所希望達到的“標準答案”在現實的面試中也是不可能出現的。
應該說,應試的考生不吃水果有多方面的情況,但總體來說是可以理解的。“面試的老師請我吃水果時,我感覺好溫暖好親切,但我不好意思吃,我要是真的吃了,面試老師會不會認為我把客套話當成真的,印象不是一下就壞了?”一名應聘的學生說。(若要是有人真吃了,那考官是否會認為考生不能抵制誘惑。)而另外一名應聘學生則說,她當時很緊張,只顧著回答考官的問題,根本沒有意識到吃水果也是一道考題。不過她坦言,就算當時會吃水果,也不會想到給其他的學生和考官吃。(這是不是又會讓考官認為考生缺少分享的態度,不能與同事共事。)
稍微有點社會經驗的人,一般會選擇不吃水果的。因為主考官可能隨時進來,那時一眼就看到你正大嚼著水果,像什么話?如果一邊要站起來打招呼,一邊嘴里還在吃東西,豈不是很不禮貌?所以,還是選擇不吃比較妥當。至于考官希望的,還能拿起水果,分給考官和其他應聘者吃,這更難做到,因為這已經有點主人的意思了,最多吃自己面前盤子里的吧。
另外,打個比方,考官的水果就相當于盤中的奶酪。作為考生,怎么敢動考官的奶酪呢?更進一步,考生更怎么可能敢喧賓奪主、拿考官的奶酪借花獻佛分給其他人?通過這可以看出,這種考官出的這樣的考題有失偏頗。
所以說,這種面試題主觀性太強,是考官給面試者設下的一個陷阱,故意挖坑。真正實力的驗證不會用這種方式。
考官出的這道“行為測試題”的缺點是:光從考官的角度出發,而沒有設身處地地為應試的考生設想一下?!缎侣劼摬ァ防镆苍鴪蟮肋^政治局邀請知名學者到中央進行講課,學習有關法律、經濟等專業知識。在這里筆者做一個假設,當知名學者被政治局領導邀請參加會議,在領導就要到會場時,他們會先拿起桌上的水果吃起來嗎?恐怕也未必做到,做到也未必就是最好。
當然,考官可以把吃水果作為一道附加題:如果有人能夠吃水果,特別是拿來分給考官和應聘者吃,可以作為加分的依據。對于不吃水果,不應該作為表現不好的標準,更不應該打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