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培養的人才,翅膀硬了就飛怎么辦?
公司總被員工拿來當跳板怎么辦?辛辛苦苦把人培養出來了,結果卻給別的公司做了嫁衣、怎么防止員工翅膀硬了就想飛的行為?……
有人曾經問我:“我培訓員工,萬一他走了怎么辦?”
當時我的回答是:“如果你不培訓員工,那萬一他留下了怎么辦?”
問來問去,核心的問題點就在于:老板擔心花費精力和成本培養員工,等到員工能力強、翅膀硬的時候,他卻跳槽走了,企業就虧了嘛。
其實,對企業來說,最大的成本不是培養的員工離職,而是那些沒有培養過的員工。兵家講“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經營企業和帶兵打仗是一樣的,老板就像將軍,員工就像士兵,將軍進行做戰訓練,若士兵跟不上將軍的思路,怎么能打勝仗呢?
同樣的道理,要想讓員工的思路跟上老板的思路,能很好的配合老板的經營戰略,必須要對員工進行培訓。員工培訓是培育和形成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增強凝聚力的關鍵性工作,也是企業組織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徑。如果不能給員工及時“充電”調整,不讓員工的能力硬起來,員工價值只能年年“折舊”,企業不重視培訓,就不能“升級換代”增強活力,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優勢。
當然,很多人會把員工培訓看成是“成本”,認為獲益的僅僅是員工,但我的觀點是要把員工培訓看作是“投資”,“成本”是實際發生的費用,沒有利潤可言;而“投資”是一個長遠的行為,它有未來收益,能夠產生利潤,而做企業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投資行為。
所以,我對想要做企業的人都有這樣的建議——在你開始創業前,一定要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
1、你的員工對于成長不滿意,選擇離開,這件事總會毫無意外的發生;
2、員工在你這里除了學東西,再無任何其它的牽掛,也必然離開。
員工與企業之間的相互淘汰是必然現象,當企業跑的比員工快了,那么員工就會被淘汰;當員工跑的比企業快了,那么員工就會淘汰企業,這本身就是一種物競天擇的過程,別動不動就冠以情感和忠誠來相互綁架。你怕員工翅膀硬,員工還擔心你這個后臺不夠硬呢。
對于企業主而言,既然選擇做企業就等于選擇了做企業必然要付出的成本和或許得到的高額回報。常常在微信中看到一些文章“老板,別哭”,“最難的是老板”諸如此類的文章,那是你的選擇啊,既然選擇了,就別他媽的嬌情了,苦就別干,干了就別抱怨。
和單個員工相比,公司屬于強勢一方,擁有更優質的資源,既然如此,為什么還是有很多公司在憂愁或憤怒自己培養了的員工離開這件事呢?
我認為本質原因還是沒有脫離強權思維和控制思維:企業認為,今天我培養了你的能力,你就應該屬于我們企業。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每個人只屬于他自己,他并不屬于任何一家企業。
我們今天的企業跟員工之間的關系也再不是控制和雇傭的關系,而是逐漸走向了合作和聯盟的關系,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是平等的,既然是平等的有什么好抱怨的?所以說,對于個別員工的離開動輒就上升到忠誠、背叛的高度,過度把精力和視角放在已培訓的員工離職這種問題時,也側面反饋了做老板的內在自信心不足問題。
如何調整這種心態,平和的看待“員工翅膀硬了就飛”這件事?
首先要明白“員工翅膀硬了就飛”這是個必然現象,要知道現在多少的創業者就是在原來的單位翅膀硬了,然后飛了的。然后,對于做企業的朋友有如下幾條建議:
做企業是條不歸路,忌小富即安
企業發展永遠是一條不歸路,你如果停止發展,員工不會停止,那員工就會走,所以企業要永遠有一個向上的發展心態,小富即安的心態不要做企業。
另外,做企業一定要有這樣的擔當和責任,去承擔你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我曾經說過:我們只是在彼此陪伴下走一段路而已,那么我們互相能做的是,在走這段路時,做到互相精彩,彼此為對方能夠創造出價值和快樂,做到離別的時候比相遇的時候更好,這就夠啦。
翅膀硬了,就送他們飛翔
我們常說員工不要有玻璃心,但做企業的更不能有玻璃心,一定要內心強大到混蛋,不過度升華員工離開的行為,允許這種現象的存在。
當你從心態讓對員工離開這件事放松下來,你的方法就來了,比如說聯想、華為鼓勵的內部創業;比如說投資他,與他形成合作與聯盟的關系。與其說擔心員工翅膀硬了離開,不如創造可以讓他翅膀硬了之后飛翔的舞臺。
算大帳,勿算眼前的小帳
對于員工的培訓和成長是企業的責任,企業最大的成本就是沒有培訓過的員工。你要用他,要讓他為企業創造價值,培訓是必然的,幫助他長硬翅膀也是必然的。別光算培訓一個員工要投入多少,還要算不培訓員工你會損失多少,員工培訓好了你將得到多少。把目光放長遠,做企業是為了獲益而非止損。
當然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要懂得在員工的情感銀行里面儲蓄,結婚的時候,我們可能選擇門當戶對,但如果我們成家了,就要更懂得經營了。在幫助員工長硬翅膀的同時,要學會用愿景和使命去感召員工,用團隊建設去凝聚人心,用企業文化去沉淀經歷匯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