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公司拼的不是人才數量而是用人方法
人們通常認為,一流公司和其他公司的最重要差別是人才,一流公司的員工一定比其他公司的更優秀,難道不是嗎?
直到貝恩公司對勞動力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我們才有了新的見解。我們評估了跨國公司的實踐方式,又對其高管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一流公司所擁有的頂尖人才比例和其他公司差不多。其實,真正將一流公司與二流公司區分開來的,是用人方法。
貝恩對25家跨國公司進行了詳細的組織審查,以人們廣泛認定的一流公司為基準,評估了25家跨國公司的日常實踐方式。為配合這項研究,我們還和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Intelligence Unit)合作,對超過300名來自全球大型企業的高管進行調查。為了解促進工作表現的動力因素,我們要求高管評價員工,同時描述自身管理員工時采用的做法。至少從人才儲備的角度來說,研究發現讓我們感到很驚訝:
平均來說,一家公司的員工中有15%(大約相當于每7個人中有1個)是頂尖人才,或稱明星員工。
在我們的樣本中,頂尖人才的數量比例在一流公司(績效優秀的前25%公司)與其余公司(剩下75%公司的平均值)間并沒有太大差異,在一流公司中占比16%,其余公司中占比14%。
一流公司與其他公司的差別在于用人方法。我們發現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用人模式:
一流公司刻意地實行不平等主義。一流公司會刻意不平均分配頂尖人才,也就是說,他們會將頂尖人才安排在那些對公司業績產生重要影響的位置上。因此,一流公司中超過95%的重要職位都是由頂尖人才擔當的。例如,在一些科技公司里,軟件開發是公司致勝的關鍵。因此,這個行業中的一流公司會確保這一職位都是頂尖人才。在其他行業中,品牌管理則更重要,因此頂尖人才通常會聚集于此。在一流公司中,頂尖人才往往聚集在能夠發揮其最大作用的職位,這也就意味著其他職位得到的頂尖人才數量變少了。
其余公司則無意間實行了平等主義。樣本中的其余公司都在無意間平均分配了他們的頂尖人才。換言之,這些公司會試圖將他們的一流人才平均分配到各個職位中,也就是說要讓每7個員工中有一個是頂尖人才,其余6人是表現普通的員工。在其余公司中,每一個團隊的頂尖人才數量相同;沒有一個職位會被視為比其他職位更重要。
這種平等主義的做法也許看起來很公平,甚至令人欽佩,但是它不能夠創造優異的業績。
研究表明,一流公司和普通公司之所以在生產力與績效方面存在差異,很大程度上可歸咎于對人才的調度方法。當然,其他做法也會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但是如何用人尤為重要。
企業采取哪些步驟,才能最大發揮頂尖人才的能力呢?以下是 5個最佳做法:
知道誰是頂尖人才
如果不對公司的A級人才有清晰的認知,那么在用人方面就會困難重重。大部分公司一般會對員工的業績和個人潛力進行評估,來決定員工的薪水與職業發展路徑。根據這一評估方法,A級員工往往在這兩方面都取得很高的分數。
了解頂尖人才所處的職位、適合的職位
了解公司中的A級人才只是個開始,你還必須知道目前的職位安排是否能讓他們發揮最大能力。對于A級人才,你必須要詢問兩個重要問題:
他們現在的職位是什么?目前,A級人才在公司中都扮演著什么角色?這些信息會幫助你判斷之前的用人方式是否有效。
他們是否可以被替代?如果讓A級人才就任其他職位,他們的表現會有何不同?那些既能專注于目前工作又可以是“多面手”的A級人才,對你最有價值。如果你發現一些關鍵職位的人才不足,那么這些全方位發展的A級人才就可填補這些職位。
識別公司中的關鍵職位
不是所有職位的價值都是一樣的。在執行公司戰略、取得優異業績方面,一些職位就是會比其他職位更加重要。一流公司應該對此明確區分。他們會反問自己:“哪些職位由頂尖人才擔任才能獲益最大?”言外之意是,“哪些職位用‘足夠好’的人才就可以了呢?”如果你的公司主要經營消費產品,那么即使擁有世界一流的軟件程序員,對你的用處也不大。但是,如果擁有一流的品牌經理和營銷人員,公司的業績表現可能就會大不相同。一流公司會將頂尖人才安排在最能為公司賺取利益的位置上。
將頂尖人才視為全公司的資源
企業常常會為如何調度A級人才而煩惱。公司應該擁有一些流程和做法,以確保將這些稀缺人才投資在公司的各個部門,而非僅僅局限于他們目前所處的部門、業務、地區或職位,否則A級人才很快就會成為某一個業務或者職能的專屬品。如果公司能把相應流程和做法落實好,就能更優化地分配頂尖人才,從而避免造成人為方面的人才短缺。
確保關鍵業務優先得到頂尖人才
領導者一旦掌握了公司頂尖人才的調度安排,就必須鐵面無私,不平等地進行人才分配。公司必須先確保一流人才處于關鍵業務職位,然后再給次要的關鍵業務分配人才。只有這樣,你才能確保頂尖人才為公司帶來最大的價值。
如今,“人才爭奪戰”已經開始,許多公司已經投資了數百萬美元去吸引、培養、留住A級人才?,F在看來,這場人才之戰正僵持不下:大部分公司擁有的頂尖人才數量相當。我們相信,只有那些將頂尖人才視為稀缺且來之不易的資源的公司,才能最終成為一流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