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人才培養,要經歷從虛到實!
已經有近三個月未動筆寫文章了,因為沒有了靈感。什么是靈感呢?若將靈感比作一個“點”的話,那么在此點脫韁的野馬即是最好的“靈感”表現。靈感通常伴隨著激情,激情也來自于真知,陽明子曾說過:“知而后行,知而不行,并不是真知,真知后自然能行。”是啊,在現實工作和生活過程中,何嘗不是這樣呢?
今天總是希望寫些什么?原因是在世界經理人網站讀到一篇文章,文章的主義是在論述人才是內部培訓好還是外請好,作者指出外請的人通常做的時間比較短。這個點激發了我。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發生在2008年11月的一幕。
王明所任職的公司是一間醫療器械公司,公司成立有二十幾年的背景,但近幾年由于市埸競爭和內部管理問題,導致市埸份額在不斷萎縮,特別是在2006年底曾經全體員工遣散,這在整個行業內曾引發了“地震”,人員流失是不可避免的了,公司在行業的聲譽也是受到空前的損害,這在我以后的人才招聘過程中是深有感觸的,與獵頭公司接觸的過程中,獵頭公司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但隨著與候選人的接觸,候選人一聽,掌握的信息真是比內部員工還清楚與全面。
面對這種情況,于是王明與新上任的CEO作了充分溝通,尤其是在公司人才戰略方面,仔細分析了公司的人力資源現狀和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后,CEO完全贊同。王明提出:(1)公司沒有薪酬福利政策 (2)公司直線經理的管理水平有較大的完善空間 (3)公司的人才培養機制須建立 (4)公司的企業文化需有新鮮有機物進入。CEO聽完王明的陳述后很高興,表明同意并全力支持。就這樣,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地圖有了大致方向。
接下來,擺在王明面前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路是直接出人力資源管理政策,由CEO批準后發布執行;另一條路就是通過項目或活動引出相關政策。
通過仔細分析后,王明認為,公司雖然擁有外資背景,但外資方僅是提供技術支持,根本沒有加入進行企業管理,所以說公司歸到底還是國有企業背景,雖然公司曾全體人員遣散過,但現在公司員工80%以上屬于老員工,思想都不是很穩定。外來的和尚雖然好念經,但這僅是一句空話,因為只有融入了,大部分人接受你了,你的經才會有人來聽,聽了聽不進去反而只會造成危害而無一益處,在讀MBA時,老師也講過“HEAR”與“LISTEN”是有區別的,前者是聽見且聽進去了;后者僅是聽到。舉個例子來說,有十個人都在開會,但有些與會者卻是沒聽見,因為主持人問他問題時,他是啞口無言,也就是說政策很容易寫,但執行力度要高的話,還必須每個人都能“HEAR”。
決定怎么做了,就立即付諸實施。
恰巧,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舉辦校園招聘會,主辦方很客氣,邀請公司參加,這可是一個好機會,王明立即與CEO進行了匯報,CEO同意參加,因為人才引進是當務之急。王明還記得2008年11月21日起了個大早,那天的空氣非常清新,這是王明第二次進入了清華大學校園了,兩次都是招聘。
西門子,非利浦。。。。。。等世界知名企業相繼鋪開自己的攤位,王明不管這些,依然與同事一起將主辦方幫做好的海報擺好,將公司書面介紹的小冊子小心地擺在桌面上,又離開攤位仔細地從不同角度觀察了公司攤位,對不合適的擺放進行了調整,王明還特地帶了電腦播放公司的DVD,雖然這個版本的DVD已是幾年做的了,但王明很滿足。
一切準備好后,只欠東風了。
學生不少,但來投簡歷的不多。過了大約一個小時,也許學生認真讀了公司介紹,人漸漸多了起來,離開攤位時,王明手中已有近六十份簡歷了。
回來的路上,王明與同事就開始了約合適的學生來公司面試,共計28人接到了王明的通知,并與候選人約定,公司將于23日的下午13:00至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去車接。
半個月進行了三輪面試,共向10名學生發放了OFFER。
接下來是關于學生的培養問題,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是認為像往年一樣直接分配至部門就行了。二是認為需要進行部門輪調(JOB ROTATION),學生的PROBATION期四個月,分兩個階段,前兩個月在人力資源部,后兩個月進行部門實習。
最終CEO支持了第二種聲音,CEO來自外資企業,他知道這樣做的長遠目的。
王明設計了一個課程表,橫向是學生實習的時間表,縱向是學生晚上需要聽課的時間表。學生是2009年2月18日起開始來公司實習,因此在2月10前,王明就先與授課老師進行了溝通,同時獲得了直線經理的支持。授課老師來自各個部門,有總監,經理,也有工程師,技術員。不同層次的員工均來授課,最終實現“人人是學生,人人是老師”的長遠目標。
課程共有32門,培訓講義也有了32份,有電子檔也有書面,涉及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產品技術與生產管理,銷售管理,商務管理,質量管理,5S管理,材料管理等,學生們獲得了重視,通過學生的感言足可體現,他們認為,公司如此安排是很重視他們的,因為公司是在將他們作為未來的技術骨干來培養的,他們能體驗到,這樣的培訓雖然表面上有些“虛”,但實際上他們獲得了與不同部門溝通的語言,他們認識了不同部門的同事,了解了各部門的工作流程,比如說,知道了公司的費用報銷流程,知道了倉庫管理的不少事,王明很高興,因為這幾個月的培訓有了效果。
再來聽聽一些反面聲音,也有此員工認為這是勞民傷財,因為這樣培養大學生不值得,因為他們遲早會走的。
我們也可來想想,不同的聲音也反應了不同的管理理念。
人才的培訓需要投入,這一點大家都有一致觀點。但如何理解“投入”呢?培訓的投資,相對員工來講,意謂著知識的積累,在工作期間肯定要用于工作,公司的培訓投資自會有培訓效果的出現;相對公司來講,意謂著資源的回收。
從現在人才市埸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有這樣一種現象,不少人才在考慮是否更換工作時,都會優先考慮未來雇主是否能提供好的培訓機會,在不少世界五百強企業,它們恰恰以培訓機會來吸引合適的候選人,如到美國總部進行免費學習半年,出外培訓費用每年固定有,而且規定員工必須花完。這怎不讓人動心?
有不少人會不由自主地問,我要的是“效果”!不是過程。試想,所有的效果都是孕育在過程中,同時過程也正是體現了效果,什么是“虛”?什么是“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一個人角度不同,“效果”自然也不同。
王明一直有這樣的觀點:一流人才,絕不是一招即來的;人才,一切從培訓開始;人才的培養,需要呵護與理解。
他是這樣想的,也一直實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