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員調查案例:職業操守 雇員風險的隱藏炸彈
候選人李先生曾在一家知名移動網絡公司擔任華北區商務拓展專員,根據簡歷,其在任職期間,曾多次成功洽談大型項目且獲得過集團新人獎。有豐富的組織活動經驗和商務談判經驗。離職后,已經在目前應聘的單位通過了前后兩輪的面試,雙方印象都非常的良好,尤其是人事部門非常看重候選人的商務談判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在入職前,候選人也欣然同意接受了背景調查,新公司委托匯華資訊就候選人的教育、專業和工作背景進行調查核實。
在核實候選人工作履歷的過程中,我們按照慣例首先聯系到原雇主單位的HR,核實了候選人的就職期間和職銜。至于離職原因,HR表示是因個人原因主動離職,根據績效考評結果,候選人的工作表現也屬于優異。
其次,我們聯系到其部門同事黃女士,黃女士告知了候選人的職銜、管理人員及薪酬情況,對候選人的工作態度以及工作能力也都給予了肯定,也對候選人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唯獨表示因負責區域不同,僅只能確認候選人李先生參與的兩個項目,對于其他項目的具體情況未能進行確認,并且對于集團新人獎項一事因時間久遠無法給予確認。對于離職原因,也給出了和人力資源部門同樣的答案。
按照正常情況,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截止此時,調查應該可以宣告完成。通過HR和同部門同事的兩項證詞,基本可以確定候選人是一名工作表現優異,基本資料均符合的一名優秀員工。再結合面試時候選人的優異表現和用人部門對候選人的良好印象,候選人入職基本上是可以確定的事情了??墒?,就在此時,匯華進行的最后一步調查卻發現了重大的問題。
按照匯華對雇員調查的基本要求,我們通過多方努力,聯系到候選人上級領導部門經理王先生。王總卻給出了另外的說法:確實參與了多項大型項目,除黃女士證明的兩個項目外,其余簡歷中提及的幾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均為部門經理,候選人僅僅是參與、配合和執行了工作,并非主要負責,獨立完成更談不上。同時,候選人在的離職原因也另有隱情,是屬于公司勸辭,但為了不影響候選人將來的求職道路,同時也給候選人一次改過的機會,具體原因僅有公司領導層有限的幾個人知曉。
具體情況是:候選人在舉辦各類市場活動中,多次私吞項目的獎品和獎金,對個別項目,甚至將獎品和獎金全部私吞。并且將預備贈送客戶的各項活動的門票,候選人也會拿到網上低價售賣從中牟利。公司在發現候選人的不良行為后,曾對其進行過批評教育,候選人也表示悔過,。因看好候選人的發展潛力,并且候選人也比較年輕。最后公司曾決定保留候選人的職位,給候選人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讓候選人遠離金錢環節。可公司后期又接到某項目參賽選手在比賽后未收到獎品的投訴,引發候選人李先生第二次的不良,并且嚴重損害了公司的形象,情節嚴重,本欲開除,鑒于該候選人年紀尚輕,且工作能力不錯,故勸其主動辭職。并且在公司內部也就離職原因進行了保密。
在得知此信息后,我們為了確保信息的客觀真實,我們又聯系到了候選人的另一上級領導部門經理萬先生,經確認,萬先生對候選人的評價同王總一致。
至此,調查告一段落,該候選人的工作能力確實不錯,但是多次私吞獎金和獎品,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有待改善,因此,企業雇傭時切記慎重!
專家觀點:
全面、客觀、真實的信息才能為企業招聘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僅僅通過HR和同部門同時的訪問很難得到全面的信息,尤其是某些“污點”信息。僅僅掌握在少數管理層的手中,因此通過多維度的調查尤為重要。并且出現了信息有所出入的情況,更需要深入的了解,不要冤枉也絕不姑息每一個員工!既要對企業自身負責,也要對候選人負責。
意見:
1、在招聘面試的過程中,僅僅通過面試并不足以全面了解候選人的信息,尤其在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上。員工的職業操守需要在工作中一步步去體現,但這樣的風險實在太大。以候選人李先生的情況來看,如果不做背景調查,候選人這種不良的職業操守給企業帶來的風險有可能會被無限的放大。不僅僅是在金錢和名譽上的損失,甚至有可能給企業帶來法律上的風險。
2、無論是企業自己調查,還是委托第三方機構調查,一定要采用多維度的調查方式。HR部門、原任職部門同時、上級領導或下屬,一定盡可能多的采集樣本量。某些真實的情況可能僅掌握在有限人的手中,只有多維度的調查,才可能將風險降到最低。調查到的信息才可能最真實。
3、對于不同的聲音,一定要深入了解,獲取事情的原委才能夠挖掘事情的真相,才能真正的做到對企業和候選人雙方均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