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培訓仍無可替代!
培訓:傳道、授業、解惑
韓愈在《師說》中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從培訓的角度看,這不僅是對“培訓師”這一職業的定位,更是對“培訓”功能的定義。換言之,培訓至少需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即傳道、授業、解惑。
線下培訓仍無可替代!
傳道
“道可道,非常道。” “傳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師生雙方深入的交流,只有在充分溝通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完成。
解惑
很多人也許會認為,現代社會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通過網絡方便快捷地得到答案。但是這里有兩個誤區:一是網上的內容不完全是正確的;二是要得到真知,必須會提出正確的問題,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在正確的時間提出正確的問題。“解惑”也需要與培訓師不斷地溝通,才有可能獲得真知。
授業
“授業”相對更偏重于技能一點。理論上來說,只要將最棒的方法詳細記錄,制成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或示范視頻,所有人就能擺脫溝通,通過自主學習,按部就班地獨立完成提升。當然這只是理論上,實際上很多技能培訓仍然脫離不了手把手式的指導。因此,如果有名師當面傳授,無疑將有助于學習效率的大幅提升。
e-Learning:后來居上?
近年來的e-Learning系統,其內在模塊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測試平臺,包括試題庫、在線考試、職業評估、投票等;
2.知識分享平臺,包括文本教材、視頻課程、制度、工具、資料上傳區等;
3.互動平臺,包括視頻會議、遠程教育、討論區等。
單向平臺:只能“授業”
除互動平臺外,前兩種形式的信息傳遞方式都是單向的,按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e-Learning把一堆東西扔到了“云”里,然后坐等別人來學。先不論有沒有人來學,或者學的效率到底高不高,就算企業用強力的管控,保證了員工學習的數量和質量,也只是解決了“授業”的問題,因為它根本沒有溝通基礎。且這種“授業”方式以自主學習為主,缺乏培訓師的指導,既影響效率,又因為個體的主觀認識偏差而難以保證質量。
互動平臺:效果打折
那互動平臺呢?帶著“互動”兩個字,說明是有溝通交流的,那是否意味著e-Learning系統也可以完成“傳道”“解惑”這兩項重任?
個人在外部組織培訓時,曾不止一次聽到參訓的高管抱怨視頻會議,因為感受不到遠程參會人員的微表情,而常常陷入揣測會議效果的尷尬之境。
五感,色、聲、聞、味、觸,既是個體感受世界的途徑,也是培訓傳遞的通道,缺少任何一項,效果都會大打折扣?;悠脚_只能傳遞色、聲,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硬傷。流程性很強的視頻會議尚且受其影響,更遑論遠程培訓,畢竟在即時的培訓過程中,需要非常強的變通性和靈活性。
所以個人認為,線下培訓根本不會消亡,至少不會在十年內消亡,并且在經過“互聯網+”式的改造后,還將重新奪回培訓的主導地位。
當前線下培訓,最重要的任務是厘清與e-Learning在培訓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關系。線下培訓擔負知識原創和影響力直透功能,e-Learning系統則擔負原創復制、推廣和知識管理功能,相輔相成,這才是康莊大道。
當然,如果未來科技日新月異,使線下培訓五感優勢不再,e-Learning系統也許確實會徹底替代傳統培訓,但個人認為在十年內,這個情景還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