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試解中國問題:代工每部iPhone僅獲6.5美元
高科技成果不能成功實現產業化,就如“只顧生孩子,不顧養孩子,其結果是孩子不能成為社會有用之材。”對于中國鼓勵高科技產業發展,日本新華僑華人會副會長曹德弼如此提醒。
中國政協十一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正在此間召開。根據經濟發展相關議題,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聯系海外華僑華人和相關專家學者,日前征集建議性文章28篇,“試解”中國經濟發展遇到的“難題”。這些文章提交全國政協此次常委會議參閱。
目前中國經濟規模已達世界第二,經濟保持高速穩定發展,但存在經濟發展不均衡、結構不合理、體制改革還需深化等問題。其中結構問題的核心是培育和發展可持續創造高附加價值的產業。
“高科技需要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術設備的同時,還需要好制度去保障高科技人才成功產出原創高科技成果,”曹德弼在相關建議中指出,“更重要的是扶持其成動實現產業化。”
目前,各國都已認識到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重要性。以日本為例,2001年,日本政府合并10多個國立研究所成立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目的是篩選有望產業化的重要原創,重點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支援其產業化,以期成功越過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死亡峽谷”。
“發達國家走了很多彎路,正在步入正軌。”曹德弼強調,“只要不重蹈他國覆轍,我們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產出效率,從而保證國民經濟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2011款蘋果手機,每部售價近600美元,研發和銷售環節獲利高達360美元,中國的加工組裝企業只獲得6.5美元的“代工費”。
美國休斯敦市國際事務及發展委員會委員楊俊以此為例,建議中國可借鑒美國經驗,在制造業產品生產過程中,增加服務性產業的投入,同時引導服務業周邊衍生產品的生產需求,組建龐大的產業鏈群。“通過這些措施,使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加速融合,從而推動服務經濟的發展。”
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教授李斧則認為,社會經濟發展很大意義上依賴具有消費能力的中產階級。今年全球經濟發展速度大大放緩,其中出口外向型國家各項經濟指標嚴重下滑。印度GDP增長比例下降大大超過中國,其中產階層增長不快,無法更有效拉動內需是重要原因之一。
李斧認為,目前世界經濟仍處于危機低谷,中國經濟發展軟著陸和復蘇過程中,發展中產階層是有效措施之一。李斧強調,在發展中產階層過程中,要吸取西方歷史教訓,比如房貸的衍生性產品,避免次貸投機;對汽車產業發展也要考慮環境和資源多方面因素,不要一哄而上,過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