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溝通少矛盾 多共贏少對立
勞方和資方, 矛盾對立, 更相輔相成。
天津市濱海新區深諳此理。 為了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2012年, 這里啟動了全國首個和諧勞動關系綜合試驗區。
今年, 綜合試驗區的建設到了收官之年。3年來, 濱海新區勞資雙方關系融洽和諧。隔閡在一次又一次的溝通中消弭,共贏在一次又一次的博弈中達成。2014年,濱海新區企業勞動糾紛類群體性事件持續保持為零,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涉及職工52.5萬人, 覆蓋率較啟動前提高了近31%, 70%以上的勞動糾紛化解在基層。
有嘛事好商量 漲工資獲獎勵
成立20年, 80%以上員工在企業工作10年以上, 多年來員工工資年增幅為13%,食堂的水果兩天必換新品種……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天津富士通天電子有限公司卻已一 一實現。
這一切歸功于富士通天公司良好的溝通氛圍,尤其是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公司每年會針對工資和福利進行兩次集體協商, 每月召開勞資懇談會。
對收入不滿意,好商量;對食堂不滿意, 好商量; 對休假制度不滿意,好商量……員工充分表達利益訴求,公司耐心傾聽真誠溝通。
制造業利潤微薄,富士通天公司的工資漲幅卻跑贏了CPI。 該公司副總經理夏月光坦言: “員工有序發展和企業永續發展的愿景是一致的,向上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對于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并為一線職工增長工資的企業,濱海新區開發區按一線職工工資增長額的15%予以獎勵。漲工資后,富士通天公司獲得了100多萬元的政府獎勵。
四兩撥千斤。幾年來,濱海新區開發區以9000多萬元的支出, 撬動了20多億元的工資增長。
化干戈在基層 筑網絡構防線
某小區一夜之間換了物業公司,原物業公司的11位員工無處可去,憤懣、激動的情緒在他們之間蔓延。
根據社區工作者的反映,華納社區服務中心副主任林德菊著手協調此事。 “老員工在小區有人脈、 有聲望,新物業公司初來乍到,亟需獲得認可。”她立刻找準了調解的平衡點。最終,新公司接受了合適的老員工。
濱海新區保稅區還從生產經營一線員工中聘任 “勞動關系觀察員”,在政府與企業之間傳遞職工的利益訴求, 預警匯報隱患。 目前, 已在152家企業設有163名觀察員。
為了加強調解組織建設,濱海新區建立了勞動人事爭議四方聯動調解機制, 19個街鎮調解中心全部掛牌并配備了勞動爭議調解員,優化配置各種資源,節約當事人訴訟成本。
“我們在全市啟動了勞動人事爭議預防調解 ‘和諧筑網’ 行動, 用3年時間, 逐步建立市、 區 (縣)、 街鄉鎮、 行業 (商會、 協會)、 企事業單位五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網絡,將勞動人事爭議預防調解關口前移、重心下沉, 逐步實現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源頭、 化解在萌芽狀態。” 天津市人社局副局長劉華珊告訴記者。
大聯動大服務 既引導又監管
作為塘沽街道的 “勞動關系協調員”, 時洋定期走訪轄區內的企業,收集企業執行勞動法律法規情況的動態信息。 “根據我上報的信息,上級部門會對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定,平時重點對C級和D級企業監督檢查。”時洋說。
宣傳勞動法律法規也是他的工作職責。 “門難進, 臉難看。” 當初,時洋有過多次被拒之門外的經歷。但他沒有放棄,最終守得云開見月明。
而現在,時洋走訪時,迎面的是一張張笑臉和一個個焦急的聲音。“職工有哪些福利待遇?” “合同上沒有寫明加班費用,該怎么辦?”……
大聯動的格局業已形成。 人社局、 工會、 工商聯、 發改委、 工信委、商務委、國資委、財政局、建設交通局九部門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三方組織的成員,各部門積極配合,形成合力。區內所有街鎮都配備了勞動關系協調員,基層力量得以加強。
大服務的價值業已彰顯。優秀的外來建設者可獲得含金量極高的天津戶口,外來務工人員可住在政府提供的藍白領公寓。勞動者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獲取維權知識,并通過多種渠道維權。政府通過多種形式服務、監督和規范約束企業,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自由經濟體,政府如何規范其行為? “關鍵是引導。” 劉華珊一語中的, “告訴企業底線在哪里,戒律是什么,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過程必須合法合規。服務先行后,監管更要到位。”
如今,濱海新區已成為勞動者爭先恐后想來的地方。 “我的不少員工告訴我, 對比其他地方, 扎根在這里, 真的很幸福。” 夏月光的感慨中滿是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