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成功企業 讓員工都變成“超級學習者”
如何讓員工都變成“超級學習者”,讓他們通過移動設備像刷微信微博、看電影玩游戲一樣學習?對于企業決策者來說,這是個吸引人的話題——畢竟有專家認為,未來的成功企業將是“以學習為中心”的企業,在這些企業中,員工可以隨時隨地以他們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
未來成功企業 讓員工都變成“超級學習者”
全球學習與人才管理行業的領導者技軟(Skillsoft)9月發布了《中國移動學習現狀報告》,數據顯示,在中國,70%的企業決策者認可移動學習對工作效率的提升。但是,有多少企業采用了移動學習方案來培養“超級學習者”呢?只有34%!
為何決策者們對移動學習有積極的認知,卻缺乏積極的行動?讓企業猶豫的是移動學習的效果。畢竟在那些將員工線上學習時間計入考核數據的公司里,打開學習網頁后去玩游戲的員工不在少數。但技軟卻宣稱,這一問題其實有解。
技軟公司是一家學習培訓公司,1989年創立于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主要為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政府機構,教育機構以及等各種組織提供專業的培訓服務。課程包括商業技能課程系列、桌面應用系列課程、IT類課程系列等涉及15個門類的內容。
技軟全球戰略與公司發展資深副總裁John Ambrose這樣回答企業的擔憂:技軟會提供一個學習成熟度曲線,多維度評估員工學習效果。同時會通過調查問卷、采訪等方式了解員工在學習完課程后有什么樣的改變。
技軟亞太區副總裁沈敏世則稱,公司會考慮如何把學習的投資回報最大化。他介紹道:技軟對學習效果的評估分為五個級別:“第一是對課程的反饋,其次是自己感覺學到了,然后應用到工作中,之后評估是否有結果,最后是投資回報。這五個層級,如果說只是停留在前兩個層級的話,覺得這個培訓非常好,覺得學到一些東西,準備來用,但是實踐沒有應用,沒有轉化的話,就是浪費。”
顛覆學習習慣
有數據顯示,在美國,已有73%的企業開始進行移動學習。沈敏世認為,相對于美國等其它國家來說,中國企業對移動學習的接受度偏低,一大原因在于“對培訓的理解存在偏差”:中國人的學習習慣是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喜歡比較被動的接受知識,但成熟的學習型組織是以學習者為中心、自我發展的組織,其培訓和課程、平臺、技術都圍繞著學習者的習慣和需求設計,并且需要學習者主動吸取知識。
并且,國內很多企業的培訓部門都先入為主,為員工選擇很窄的課程——人力資源部門只學人力資源,財務部門只學財務——以方便公司管理。然而世界上先進的學習型組織更多的是鼓勵員工自己主動學習,并且為員工的主動學習提供各種各樣的方便條件,其中包括給員工提供能幫助他們學習的平臺,方便員工從中選擇學習資料,得到無限的學習資源。
國內一家客戶最開始與技軟合作時的狀態便是:“這個部門選10門課,那個部門選5門課之類”。但沈敏世認為,這家公司的選課范圍太窄。通過多次交流,技軟讓這家客戶接觸到了世界頂級的學習型組織的培訓理念——不同的員工都需要領導力的素質的培養,也需要個人效能的提高,包括時間管理、商務商業禮儀、溝通技巧等等。此后,這家企業讓當時500多個學習者學習了全套的商業技能課程,而不只局限于讓員工選取某一部分的課程。
世界頂級公司的學習理念是“所有的學習資源必須保持隨時隨地的更新,不更新就會僵化、老舊”,但在國內,很多人的消費習慣是把書買回家,總覺得放到書架上才是我的。很多企業決策者對“云”也不夠信任,他們樂于買斷課程,盡管很多在線培訓公司都將課程放在云端,并且不斷更新。以技軟為例,在IT技能方面的課程會隨著軟件的升級而不斷更新,商業技能方面的課程幾乎每三年便會更新一輪。
盡管在中國,人們到目前還在爭論紙質書和電子書孰優孰劣,比如今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某機構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此項調查顯示,在“經常采用的閱讀途徑”方面,選擇紙質書的有68.42%,選擇電子書的則為31.58%;而在“閱讀對象的主要來源”的選擇中,買書、借書的占84.21%,下.載電子版則只占15.79%。但John Ambrose認為,這已不是一個需要爭論的話題。
John Ambrose之前創立過一家名為名叫Books24x7的公司,致力于將各著名出版商出版的書籍數字化。由于提供了非常好的搜索功能,讀者可以“更好地抓住大量信息中的精華,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故而,在John Ambrose看來,電子書以及在線學習并不單單意味著閱讀方式的改變,還意味著更多的信息量,以及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你所需要的內容。
讓員工愛上學習
數據顯示,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正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長,這使得很多企業進入其間,希望分享市場蛋糕。不僅主流在線教育供應商不斷推出移動學習解決方案,更有大量創業企業紛紛涌現。但是大家都需要解決一個最原始的問題:如何讓員工愛上學習。
John Ambrose介紹道:在此方面,技軟也在不斷探索,思考用哪樣方式可以更好地讓學員參與,以取得更好地培訓效果。技軟目前提供的15種不同的學習模式中,甚至包括了游戲、實戰模擬等。而課程內容也常以視頻方式呈現,“這樣員工就沒辦法開小差,因為他們要實時對問題做出回答,要完成培訓對他們提出的一項項要求”。John Ambrose認為這有助于將員工轉化成積極的學習參與者,使其能主動學習。
雖然出生在澳大利亞,但John Ambrose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因材施教”有相當透徹的了解,技軟也正致力于為不同的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而隨著數據分析市場的持續大幅增長,許多企業都在尋求利用大數據技術和分析實現效益最大化的新方法。技軟于2014年初和IBM展開了多階段聯合開發合作,目前已取得的合作成果包括:
參與引擎——挖掘使用模式,在充分了解用戶交互偏好演進過程的基礎上,確定最佳學習頻率和頻道,從而跟用戶形成友好互動;
推薦引擎——創造個性化的學習推薦機制,實現用戶內容交互、內容本體與用時模式之間的平衡;
可視化技術——通過為推薦機制提供視覺語境,根據三個不同的維度向用戶推薦特定的個性化內容。這三個維度是:與之相似的用戶喜歡這一內容,這一內容與該用戶喜歡的內容相似,這是廣受歡迎的熱門內容。
通過了解用戶參與度的驅動因素,這三項成果每一項都直指用戶個性化需求,力求為用戶“定制”課程。而這種有的放矢的學習機制會進一步強化用戶的參與性,并將使企業培訓的利用率和完成率得到提升。
在2014年10月,技軟還收購了人力資本管理解決方案公司SumTotal,通過在SumTotal的學習平臺上運用大數據算法,技軟可以積累用戶的學習數據,了解他的技能與偏好,為其建立一個專門的學習檔案,并量身訂做學習平臺。今年5月技軟還收購了法國Vodeclic公司,這家公司能夠提供個人定制化的視頻學習模式。
國際巨頭的本地化進程
一個企業的培訓不光與公司本身有關,還與公司所處地區的市場環境、文化等相關,因此,理論上來講,本土培訓公司會更有優勢。在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上,技軟在本土化方面也做出了不少努力。今年6月,技軟宣布將增加在中國市場的人員數量,拓寬服務范圍,并同時推出全新的中文網站,全面加大其在華發展力度。
John Ambrose認為,技軟的本地化是在多個層面上去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內容層面的本地化,這不光是指把課程譯成中文,使用一些比較接地氣、適合本地口味的詞匯,在案例的使用,以及課堂呈現方式等方面,技軟都會根據當地的情況進行本地化的調整。
當前,技軟的身影出現在全球50多個國家,共有6,000多家客戶和超過19,000,000名學員。對那些跨國公司在不同國家的分公司,技軟也會考慮到其人力系統、學習系統的不同需求,并據此對課程進行調整。
在沈敏世看來,“中國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技能。隨著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深入發展以及中國企業在海內外的不斷擴張,對人才全面型成熟技能的需求將隨之增長。與此同時,90后人才也開始進入職場,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用符合其學習文化的方式來培養這批員工,即要做到‘數字化、移動化、基于云端’。”
培訓戰略是業務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培訓最終要為企業的業務戰略服務。因此,在和客戶合作之前,技軟一般也會先從大的方面了解客戶的業務戰略,并據此探討其學習戰略,看其培訓體系發展到了什么階段,有什么迫在眉睫的需求,再為其提供恰到好處的,精準的解決方案。
由于科技的發展,以及像技軟這樣的培訓公司所付出的努力,未來國內企業內部的學習模式也必將隨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