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國有資金劃入社?;鹁徑饣攫B老險基金收支壓力
部分國有資金劃入社?;?緩解基本養老險基金收支壓力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24日在人社部2015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部分國有資產將劃撥轉入社?;穑瑢榫徑饣攫B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實現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相比延遲退休和提高社保繳費比例,國有股劃轉社保的問題遠未引起社會輿論的熱切關注。但后者對社??沙掷m發展的意義,要遠遠大于前兩者。
目前中國社保的“斷檔”和“寅吃卯糧”風險,并非因為資金來源不足,而是歷史上的政策接續失當造成的―由原來的“單位養老”變“社會養老”時,沒有給予“社會”足夠的啟動資金。
2001年6月12日,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標志著國有股減持工作正式啟動。辦法規定,國有股減持主要采取國有股存量發行的方式。凡國家擁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資者首次發行和增發股票時,均應按融資額的10%出售國有股。國有股存量出售收入全部上繳全國社會保障基金。
應該說,這是一個公平、合理、有效的解決社保資金不足的辦法,思路完全正確。但是辦法存在時機選擇不當和操作不夠縝密的問題―
其一,辦法實行時,股市正處于2200多點的歷史最高位,本已聚集了強大的做空壓力,于是減持政策很方便地被當成“謀殺”牛市的罪魁禍首,受到廣大投資者和方方面面的猛烈抨擊。
其二,減持的比例和節奏不夠細致、具體、和緩。如果比例再低一些、節奏再慢一些、預期再具體一些,對股市的沖擊力可能減小,辦法可能艱難但堅定地推行下去。
由于低估了對股市的沖擊和各方面的強大阻力,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被迫發出通知,停止通過國內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
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就這樣無疾而終!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里提出要劃撥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這一決定將為緩解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實現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根據中央要求,目前這項工作正由財政部牽頭,國資委、人社部、社?;鹄硎聲?、證監會等部門參加,共同推進開展。李忠表示,目前相關部門已經成立了專題工作組,建立了工作機制,正在深入研究論證,在這個基礎上要抓緊提出一個總體方案。
回顧歷史是為了指導現在。新的國有股劃撥社保方案在制定時,應該充分考慮資本市場的反應,盡可能具體、細致、可預期。當年股民被“減持10% ”(相當于增加10% 流通盤)嚇壞了,而后來推出“全流通”(設定鎖定期)時,居然沒有掀起多大波瀾,說明政策的具體細節和時機選擇多么重要!
同時,方案一經確定,就要堅定不移地推行下去。全民的利益畢竟要高于股民的利益。決策者應該有大局觀,有歷史擔當。